星空体育- 星空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邓泰华用机器人撬起500亿资本局 华为系高管组局
2025-10-08星空体育,星空体育官方网站,星空体育APP下载今年初,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春晚舞台上表演了一场秧歌舞,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此后,人形机器人的技术比拼愈发激烈,不断吸引大众的目光。9月下旬,智元机器人宣布其自主研发的灵犀X2人形机器人成功完成了“韦伯斯特空翻”动作,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该动作的人形机器人。“韦伯斯特空翻”是一种竞技体育运动,此前只能由人类专业运动员完成,现在机器人实现了这一突破。
随着灵犀X2人形机器人的热议,智元机器人也受到了更多关注。成立于2023年的智元机器人虽然创立仅两年,但其背后聚集了一众来自“华为系”的高管。例如,CTO彭志辉(网名“稚晖君”)是前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的全栈研发工程师;高级副总裁姜青松曾任华为P&S解决方案产品管理部部长;首席运营官邱恒曾任华为中国政企业务CMO。董事长、CEO邓泰华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通信专业,在华为工作了20多年,曾负责无线产品线和鲲鹏、昇腾AI芯片生态体系的构建。
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不同,邓泰华非常低调。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4月,但无论是公开活动还是新品发布,活跃于台前的一直是彭志辉,而邓泰华则隐身幕后。直到今年3月,智元机器人的法定代表人从舒远春变更为邓泰华,这位真正的实控人才正式走到台前。伴随这次工商变更,智元迎来了腾讯的首次投资,持股2.06%。
3月份,智元机器人首次对外宣布了其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enie Operator-1(GO-1)。8月21日,智元首次召开合作伙伴大会,邓泰华第一次公开露面,表达了对具身智能行业的看法。他认为当前全球正处于“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”,人工智能正加速朝着AGI迈进,预计2025年具身智能将迎来商用发展的拐点,最终成为继手机和汽车之后的“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”。
在技术路线上,邓泰华运用了在华为任职时积累的经验,将多模态感知与混合专家系统融合到人形机器人的AI决策与通信控制中。这种重软件的技术路线使得智元机器人的研发投入较高,售价也相对较高。灵犀X2机器人售价在10万元至40万元之间,而宇树科技R1机器人售价已降至3.99万元起,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智参智库资深顾问袁博表示,智元机器人更偏重to B的打法,这与“华为系”创始团队的风格相符,他们更擅长从生态和产业合作方面做文章,不同于技术工程出身的公司。
智元机器人在近两年内经历了11轮融资,最新估值达到150亿元。其股东名单中不仅有红杉中国等头部投资机构,还包括腾讯、京东、百度、比亚迪、立讯精密等产业资本。这些产业资本不仅带来了资金,还可能带来战略上的强绑定关系。例如,比亚迪投资智元机器人,持股比例一度高达3.76%,目前为2.38%。业内认为,这一投资契合了双方的战略需求,可以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。
尽管融资次数多、节奏密集,但智元每次释放的股权都很少。邓泰华直接和间接持有智元机器人58%的股份,牢牢掌控着半数以上股权。即使是从天使轮跟随智元的高瓴资本,目前也仅通过旗下两只基金合计持股约6.67%。腾讯投资持股2.63%,是其第7大股东。
智元机器人还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次收并购操作。例如,邓泰华通过关联公司收购上纬新材29.99%的股份,并进一步增持至63.62%。尽管智元否认这是“借壳上市”,但投资者并不相信。7月份至今,上纬新材股价从7元/股飙升至110元/股,市值已达533亿。
此外,智元机器人还直接投资了不少产业链上的创业公司,扮演着投资平台的角色。天眼查App显示,智元机器人直接对外投资达27项,间接投资达57项,包括灵猴机器人、复兴电机、安努智能等。
面对需要巨额投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和接连的大手笔资本运作,智元的融资和现金流能力受到质疑。邓泰华回应称,公司处于“想融就可以融”的状态,且现金流储备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三年运营。他还透露,预计年底前会完成下一轮融资。
机器人公司的商业化离不开量产。早在2024年12月,智元机器人就宣布要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。今年1月,其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。不过,这只是初始量产阶段,距离真正的产能扩张还很远。智元机器人专注于全尺寸通用具身机器人,布局广泛,产品包括远征、精灵、灵犀三大系列,覆盖交互服务、工业制造、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个场景。
智元高级副总裁姜青松在公开演讲时表示,明年公司将重点放在进工厂和进家庭的初步实践上,逐步从to B走向to C。邓泰华也宣布,2026年公司要冲刺数万台量产目标,并变革渠道体系,承诺2026年将有70%的产品销售通过合作伙伴进行。
行业内的头部玩家都在喊出“量产规模”的口号。银河通用创始人王鹤表示,预计明年其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和自主应用规模将以2~3倍的速度增长,并在3年内实现10倍增长。但真正实现量产目标,关键在于客户愿意掏钱买单。今年7月,智元和宇树科技联合中标1.24亿元中国移动“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”,被视为拿下了年度大单。
尽管与移动的合作让智元在商业化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,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商业化之路真正迎来了拐点。袁博指出,现阶段具身智能机器人主要用于长跑或服务这类简单场景,但这些场景中并不一定需要用机器人。机器人在成本上没有优势,对企业而言可能还会亏损。资本对具身智能寄予厚望,将其视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的下一场颠覆性产业变革。然而,要从想象蓝图真正深入现实世界,机器人公司还需要做出更多突破。
台网红“馆长”喊“斩下赖清德狗头”,新北地检署启动侦办,“馆长”确定,自己将要被台当局侦办
“怕赶不上中国”,美军最快本周宣布海军下一代隐形战斗机合同商 中美军事竞争加剧
超级黄金周新趋势:国内长途游占比攀升,北京、成都、上海最“热”!夜游经济热度飙升
3月24日,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(智元机器人)发生了工商变更。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8045.8159万元,法定代表人由舒远春变更为邓泰华。邓泰华已担任智元机器人的董事长和CEO。此前,邓泰华曾在华为担任副总裁及计算产品线